職場上最忌諱的13種話
添加時間:2017-11-26 23:59:50
瀏覽次數(shù):
0
《說對話——有效的演講和談話》一書的作者達琳·普賴斯說:“措辭很重要。它們是說服性交流的重要成分……”
普賴斯說:“我過去20年同數(shù)百位管理人員和高層領導進行了交談。我發(fā)現(xiàn)某些用語會對一個人的職業(yè)生涯造成限制。它們會破壞一個人的專業(yè)形象和升職的可能性。
對職場上說話者來說,它們似乎無關緊要,但對傾聽者來說,它們揭示了更重要的問題:在要求革新、競爭力和高效率的職場,使用這些語匯的雇員可能會被有著更加積極的態(tài)度、高度合作精神、積極主動的行為和專業(yè)態(tài)度的雇員所取代?!?/div>
以下是職場不該使用的13種措辭:
1、“這不公平”
別人得到了晉升或認可,你卻沒有。普賴斯說:“在職場和我們的星球上,不公平的事情每天都在發(fā)生。無論這是不是職場的弊端或這個星球的嚴重問題,避免這類用語的要點在于,應表達積極主動的態(tài)度而不是牢騷與抱怨?!?/div>
2、“那不是我的問題”,“那不是我的工作”或“沒人花錢雇我干這個”
如果你向他人求助,別人用這種話回應你,你會有什么感受?普賴斯說:“無論一項要求有多么令人不便或不恰當,它對另一個人可能很重要,否則他們不會提出來。因此,作為團隊具有奉獻精神的一員,首要的事務是關心他人的成功?!蹦魂P心、只顧自己的態(tài)度會限制你職業(yè)方面的進步。
她還說:“這并不意味著你必須說‘是’。但你需要在說‘不’的時候表現(xiàn)得委婉體貼?!?/div>
3、“我想……”
“我想,我們的公司或許會成為你的好伙伴”,或者“我相信,我們的公司將會成為你的好伙伴”。哪種說法更讓人覺得可靠?
普賴斯說:“第一種用語包含‘想’和‘或許’兩個不夠堅定的詞語。它們可能讓你聽起來對你要傳達的信息不夠確定。相反,第二種用語既自信又肯定。要傳達這種態(tài)度,用‘相信’代替‘想’,用‘將會’取代‘或許會’?!?/div>
4、“沒關系”
當某人向你表達謝意,禮貌的回答是“愿意效勞”。